問題六:孩子唱歌的姿勢不正確
有些孩子唱歌時姿勢不正確。如:有的駝著背;有的聳肩;有的含胸;有的頭沖在前面;有的歪著頭;有的把脖子伸得老長;有的口形張得太大;有的則口形張得太小,過于拘謹。姿勢不正確很難唱好歌,因為正確的姿勢是發聲的生理前提。
教育孩子養成正確的唱歌姿勢,做到以下幾點:
1、應耐心地告訴孩子,唱歌姿勢不正確會有哪些危害,如姿勢不正確會影響發聲,唱出來的歌聲就不好聽,不優美;孩子正是長身體的階段,如果經常駝背、聳肩、含胸、會引起骨骼畸形,影響身體健康;唱歌是音樂藝術的一部分,本來應給人一種藝術美的享受,由于姿勢不正確,則會給人一種很不美的感覺。
2、成人要教會孩子正確的唱歌姿勢。站著唱歌時身體要挺拔、不駝背、不含胸,雙手自然地下垂;坐著唱歌時要坐正、挺胸,雙腳不要交叉,雙手自然地放在腿上。頭部要保護正直,脖子不要伸長或歪斜。口形略帶圓形,這樣發出的聲音就好聽。
3、在日常生活中,用心觀察,一旦發現孩子唱歌姿勢不正確,立即予以糾正,不要等形成習慣再糾正。成人可以自己正確的姿勢做給孩子看,也可當看到電視里或音樂會上歌唱演員的正確唱歌姿勢時,隨機對孩子進行教育,使孩子從小養成正確的唱歌姿勢。
孩子學唱歌要循序漸進 學習音樂,可以提高孩子的聽覺感受,促進孩子的情感體驗,陶冶孩子的情操,久而久之,使孩子的言談舉止變得文雅大方。學習音樂,還可使孩子的左右大腦平衡發達,手指的運動,也促進腦的發育,所以,學習音樂特別是學樂器的孩子往往更聰明。許多學習優秀的孩子都學習過樂器。但是每一樣的事物從我們剛開始接觸到我們可以應用自如都會有一個過程,孩子學唱歌也一樣。
如何讓孩子輕松學唱歌?
1、應該樹立正確的觀念,充分認識對孩子進行音樂啟蒙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心理發展尚未成熟,難以接受復雜的知識結構,孩子生理發展也不成熟,神經、骨骼等沒有發育完善,不可能掌握高難度的技巧動作。因此,對孩子進行音樂啟蒙教育的目的在于為孩子打開音樂世界的大門,引導他們去觀察、欣賞五彩繽紛的音樂天地,從而激發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和探究藝術奧秘的愿望。
2、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讓孩子多接觸音樂。 早晨起床時,播放輕聲悅耳的音樂;游戲時,配上活潑有趣的音樂;晚上睡覺時,放一段溫柔、安靜的搖籃曲。總之,要在生活中恰當地不斷提供音樂刺激,激起孩子愉快的情感,使孩子的音樂天賦得以很好的發揮。
3、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開展一些簡單、有趣味性的音樂活動。 讓孩子主動參與,激發孩子參加音樂活動的愿望。可選擇一些富有情趣的、歌詞生動的、孩子能理解的歌曲讓孩子學唱,如《小白兔》、《大公雞》等,還可教孩子拍拍手、跺跺腳來訓練孩子的節奏感。準備幾種樂器,如電子琴、揚琴、小鈴、鈴鼓等讓孩子去摸摸、敲敲、打打,感受不同樂器發出來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