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的基本功,除了聲音技巧、歌唱語言、表現能力的嚴格訓練等,還需要學習視唱練耳、民族音樂、音樂史、音樂理論、鋼琴等必修基礎課程。對學習聲樂者來說,決不要滿足于個人初步的點滴成就,更不應把歌唱視為輕而易舉的事,而應使自己具有較扎實較廣泛的基礎,這才有利于將來的發展。
第一、學習聲樂者必須具有一定的音樂才能,他應該不僅有較好的聲音,還要有較好的音樂感。
第二、他必須接受專業的指導,讓他的才能能夠充分地、獨立地表現出來。但是必須認清,指導者不可能使聲音的發展達到原有條件所不可能達到的范圍。沒有哪位教師可以把美好的聲音放進學生的歌喉或贈給學生更大的才能,他只能對學生的才智加以發展,年輕的學習者要知道,從聲音訓練所得到的只不過是簡單的藝術表現手段,這種培養訓練是必要的。在達到一定水平來說,技巧是每個人都可以學到手的,但談到表現、氣質、風格,對于藝術家來說就不僅僅是技巧了。
在單純技巧方面,呼吸、氣息的支持和供應是最重要的。把喉嚨打開,使歌唱起來覺得放松,這就象肌肉的活動一樣是可以學到的,并且是練聲第一課就應該學的。呼吸的具體指導的方法,取決于教師,因為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兩位歌唱者所用的方法是完全一樣的。它既有近似性又有個別性,但必須朝著同一目標去發揮。呼吸必須深而滿,氣息的支持與供應必須借助于強健的腹部肌肉,氣息吐出所形成的音流必須有節奏地適合于所歌唱樂句的需要任何歌唱者,不論她是屬于哪類的聲音,都應該很細心地去練習顫音和頓音。這種技巧訓練對于聲音的鍛煉是非常切實有用的。顫音的練習可以使聲音輕快暢流;歌唱頓音可以使聲音結實穩定和發展軟腭弓形處的靈活性與彈性。為了取得較好的共鳴效果,唱歌時軟腭必須力求適當地向上擴張,頓音練習是獲得這種狀態的一個最好方法
練習顫音最好是從高音唱下來(而不是從低音唱上去)。這種方法便于保持顫音不向下滑。要用較快速度唱顫音時,自下向上唱可以幫助聲音的響亮、清晰和位置恰當。
藝術貴在獨創。一個優秀的歌唱者,必須逐步形成自己的演唱個性,具備區別于他人的獨特的演唱風格。因此,我們主張在理解和掌握中外聲樂文獻曲目規格的前提下,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聲音特點及對作品的理解發揮個人的創造性,使演唱具有自己的風格。但這種創造性一定要在尊重作品原有規格的基礎上發揮。
同時,我們也鼓勵歌唱者之間互相學習,但不能提倡對別人的簡單模仿。應該在學習、借鑒前輩及他人藝術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藝術實踐和自身的條件、特點,培養和創造出自己的演唱風格來。
總之,“藝無止境”,聲樂學習也是學習一種藝術,同樣是沒有止境的。不管是學哪種唱法的,應該經常交流經驗,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