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鋼琴怎樣才能使聲音好聽?為什么同是一臺鋼琴,有的人彈得好聽,有的人卻彈得很難聽?北京風華國韻聲樂培訓機構器樂培訓老師表示,這固然牽涉到很多的問題,像節奏感、音樂感,以及音樂修養、音樂趣味都直接關系到彈得好聽不好聽。
但從第一步來看,從最基本的彈奏方法來看,首先要考慮鋼琴的發音特點。也就是說,鋼琴這件樂器,從彈奏方法來講,怎樣才能彈出它基本的、應該的有良好的音質來。教鋼琴,彈鋼琴,學鋼琴的人很多,但是否都明確鋼琴這件樂器的發音特點呢?也許人們對人聲的發音不同更敏感些;或者對鋼琴優劣的差異也更容易察覺一些。但在同一臺鋼琴上彈出來的曲子為何有的學生敲砸,有的擠壓呢?解決這種彈奏上的毛病,還是要從基本發音的原理去分析和解決。鋼琴的發音是一觸即發的,就是說當琴槌一擊琴弦,聲音就發出來了。所以,鋼珍的發音是在一霎那間完成的,而發發出來之后就不可能改變了。這一點跟人聲與管、弦樂器不同,在歌唱或小提琴演奏時,一個音發出來后,可在延長中任意漸強、漸弱、還可進一步改進音高和完善音色,但在鋼琴上發出一個音后,需要延長只能靠琴弦的振動,而且是越來越弱的,如果一個音在發音的一瞬間不夠理想或碰錯了,那是無法改變的。
根據以上所述,我們在發出聲音的一霎那,保證把琴槌一下子擊中琴弦,所以下鍵要快,一下子彈到發音點上,聲音一旦發出,手立即放松,不要再加上力氣或緊壓不放,因為根據鋼琴的發音特點,發出聲音后就不可改變,任何擠壓只會破壞自身的協調自如,而自身發音機能的緊張和僵硬必將破壞后面的正常合理發音。因此我們可總結出鋼琴上基本發音的方法應是快下,放松,即快下鍵后立即放松,千萬不要繼續擠壓琴鍵,做著吃力不討好的事。有的學生彈琴壓得很厲害,聲音全被壓扁了,悶在鋼琴里發不出來。自己很費力,聲音很難聽,還影響了音樂的流暢。如果他能懂得鋼琴的發音特點,經過較科學規范的訓練,是可以得到改進的。在解決發音差的毛病時,要充分的揮耳朵的功能,通過聽去檢驗自己彈出來的聲音。
當然,在學生并不懂得聽什么的時候,學生是無法做到聽的。聲樂培訓老師首先要告訴學生關于鋼琴這件樂器的發音特點,并告知學生如何彈出好聽的聲音,并讓學生明確怎樣彈就會產生擠壓等不好的聲音,學生在明確概念后,才會知道要求自己用什么標準去聽。
除了擠壓的聲音外,在考級中常會遇到敲打、砸鍵等彈奏毛病,這類毛病的原因經常一方面由于彈琴時身體和手臂沒有協調自由的運用,而是光動手肘部分,導致下臂拍打的動作;第二方面由于動作過大。要知道,決定鋼琴發音的關鍵,在手指碰著鍵盤以后,在于下鍵力量過猛,并且由于動作過程太大,在關鍵的一霎那--觸鍵時控制不好,整個下鍵變為一種自己控制不了的粗暴動作,這樣發出來的聲音便可想而知了。
風華國韻聲樂培訓老師表示,要解決敲打砸鍵的問題一是手臂協調自如地動作,不要單用下臂。二是觸鍵要離鍵盤近一些,去掉多余的空間距離,使手便于控制鍵盤,三是敲打多發生在和弦雙音等處,下鍵時為了力量集中整齊,手指應該在觸鍵時有抓的動作,把幾個音一下子抓在一起。四是身體的重心不要后傾,而要讓身體適當向前,補充力量并進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