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藝考表演類專業(yè)在考試的時候,自身實力最重要,要靜心,不要做作,要謙虛,不要夸張,要質樸,不要花哨。
不要偏科否則競爭力銳減
“如果我唱歌不錯,但舞蹈稍差,我有什么辦法可以平衡我的優(yōu)缺點嗎?”對于這個問題,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黨支部副書記王學明立刻給予了否定,“你認為在一群無可挑剔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考生中,你明知自己比人差那么一截,你還有辦法超越他人嗎?藝考是個百里挑一的考試過程,許多考生名落孫山并不是因為他們不夠優(yōu)秀,而是有比他們更優(yōu)秀的人在前頭。
考試如同PK,要層層比拼層層選拔,如果在這個關鍵時刻自己又存在偏科情況,那顯然會將自己的競爭力降低許多。”不過王學明同時也給那些具有一定藝術水平的考生一定安慰:“希望考生不要怕自己會被考官遺漏。雖然不能做到絕對的精準,但對于真正優(yōu)秀的學生來說,我們當然不會讓他輕易溜走。”
唱歌環(huán)節(jié)盡量避免選唱通俗歌曲
雖然參加歌唱考試的學生可以根據要求在美聲、民族歌曲和通俗歌曲中任意選擇,但專家還是建議學生能夠以有難度的美聲和民族歌曲為主。不少專家表示,老師往往會給唱高難度歌曲的考生更高分,并且選擇歌曲時也要注意是否適合自己的外型和音色,“如果是一個很纖弱的小女生,千萬不要去嘗試《紅高粱》等與自身不符的歌曲。”王學明也為考生在歌曲選擇上提出了要求:“不是說不可以去選擇流行歌曲,比如劉歡、孫楠,即使刀郎的歌,能唱好也很不容易。但就怕學生為了‘拗造型’而穿著極具日韓風格的服裝唱rap,并模仿周杰倫吐字不清的腔調。唱歌考試聽的就是你的真嗓音,因此考生在選擇上要慎重。”
形體表演要從生活的邏輯出發(fā)
“周星馳、蔡明、趙本山等都是十分出色的表演藝術家,但他們的表演方式絕對不適合藝術考試。如果考生刻意去模仿夸張的、過火的、臉譜化的表演風格,那么可能會導致自己名落孫山”,王學明提醒,這些藝術家的表演是非常優(yōu)秀的,但那是另一種表演方式,不是考試的要領。“考場上一直以來都是推崇真實的、有機的、自然的表演風格,要從生活的邏輯出發(fā),從身邊的小事放大開來,引發(fā)矛盾沖突,起承轉合,完成故事。”
學會謙虛
如同招聘面試一樣,許多考生都會過分夸大自己的能力才干。“如果你什么都會了,還希望到我們學校來學什么?”上海師范大學謝晉影視藝術學院常務副院長趙炳翔笑說,“許多藝術院校的老師其實更希望自己的學生只是一張白紙,但他的藝術靈氣可以使他在學院中得到充分的發(fā)展。”談話中,趙炳翔要求前來報考藝術學院的考生保持一顆謙虛的心,將自己的能力暫時掩蓋在謙虛的態(tài)度中需要自己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但你要記住,自己只要有水平,不怕老師看不出來。趙炳翔補充說,“在這種情況下讓老師看到你的卓越表現,也許老師會給你更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