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奏:組織起來的音的長短
節拍:有重音(強音)和無重音(弱音)的相等的時間片段,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環重復,叫做節拍。節拍在音樂中的意義,是用強弱關系組織音樂。每一個完整的節拍就構成一個音樂的小節。重音上的叫強拍,無重音上的叫弱拍。構成節拍的每一個時間片段就是一個單位拍。要注意節拍并不是拍子。而是拍子產生的前提和條件。是一種音樂上的規定。規定強、弱、組織音樂的一個定義。一般人往往把節拍當拍子用,是錯誤的。節拍是產生拍子的前提,拍子在節拍的定義里產生。
節拍是個大概念,大范圍,拍子是個小概念,具體到音樂中就是該音樂的節拍是什么樣的拍子:單位拍用固定的音符來代表,叫拍子。用分數來表示。分子表示小節里的單位數,就是有幾拍,分母表示單位拍的音符時值。是二分音符還是四分音符。通俗的說,節拍就是重音與弱音,以一定的規律交替出現,于是就有了2拍子、3拍子。我們規定單位拍的音符時值是四分音符,這樣才有了拍子。于是2/4和3/4拍子就成了音樂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這個符號就叫拍號。拍號不但表示了節奏里強弱出現的規律,還規定了單位拍的時值。這樣一小節里就有了2拍或者3拍的強弱交替規律出現,這是節拍的范疇,再規定以四分音符為一拍,就成了音樂的節拍音樂的節拍和拍子分單節拍和單拍子,就是每小節有2個或3個單位拍的節拍和拍子。在單節拍和單拍子里,重音只出現一次。弱音出現一次和兩次。兩個弱音出現時,是連在一起的,為的是延遲重音循環的時間。讓2/4的鏗鏘音樂(強弱)能在3/4的音樂(強弱弱)里多點柔和的成分但2/4和3/4的強弱不一樣,因為3/4的兩個弱音連在一起出現,這樣音樂就整個因為節拍的改變而改變了,3/4節拍的音樂還是不能替代2/4節拍來表現2/4要表現的一強一弱的柔和,所以2/4拍子的柔和性還是得不到音樂上的釋放,而3/4拍子的柔和性也不能更深一層的加強,這樣就出現了復合拍子相同的單節拍(但拍子)合成在一起,有兩個以上重音的節拍(拍子),叫復節拍(拍子)。
這樣2/4拍子就有了4/4拍子,3/4有了6/8拍子(3拍子合成以后使用8分音符,是音樂習慣)4/4拍子跟2/4拍子的強弱規律一樣,只是第二個強拍,成了次強。這樣原來進行曲風格濃郁的2/4就有了4/4的變化,柔和了很多,但又不丟失2拍子強弱交替的節拍性質。現在很多流行音樂都是4/4拍子的。而6/8拍子,在原來的柔和基礎上就更加柔和,6/8的速度一般都得到了有意識的加強。速度:音樂進行的快慢叫速度。基本上可以分為:快速、慢速和中速。速度必須明白,是人為的確定,是音樂的需要。是為了表達音樂情感,塑造音樂形象的。在音樂中,快速的演奏慢速嚴重破壞音樂形象,歡樂用快速,抒情的用中速,歌頌的贊歌都用慢速。這些常識可以幫助你理解音樂的表現情感。從節拍上看,國標舞的音樂只有兩種:一個三拍子的,一個是四拍子的,呵呵,其實任何音樂從廣義上說本來就只有這兩種,不是三拍子就是四拍子!不是強弱,就是強弱弱。就像中國的漢字一樣,只有一種,記錄聲音的方塊字符!至于散文還是詩歌、戲曲還是小說,那都是寫作體裁的事情,跟定義本身沒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