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音樂類專業介紹:
2014年音樂藝考專業主要包括音樂表演、音樂學、音樂學(師范類)、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音樂表演(指揮、演唱、樂器演奏)、錄音藝術專業等對音樂基礎、基本技能進行考察的技能類專業。音樂類藝術專業的突出特點就是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音樂方面的藝術特長天賦,并且訓練的周期相對較長,特別是樂器,有時要付出多年的辛苦練習。因此專業學習的經濟投入相對較大。這幾年音樂類專業也有擴招,但勢頭遠不如美術類來的猛烈。
音樂類大體分為以下幾個具體類別:
1、音樂表演: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豐富文化藝術知識及較強音樂表演與創作能力,能在專業文藝團體、學校等從事音樂表演、教學和研究工作的高級藝術人才。
主要課程有:聲樂、和聲、音樂概論、視唱練耳、器樂演奏、中外音樂史等。
2、音樂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素養和系統的專業基本知識,具備一定音樂實踐技能和教學能力,能在高、中等專業或普通院校、社會文藝團體、藝術研究單位和文化機關、出版及廣播、影視部門從事教學、研究、編輯、評論、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音樂史、音樂學理論、中外民族民間音樂、教育學、美學、作曲技術理論、鋼琴或其他樂器演奏等。
3、音樂學(師范類):
培養目標:培養在高等和中等學校進行音樂教學和教學研究的教師、教學研究人員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主要課程:視唱練耳、基本樂理、和聲學、曲式與作品分析、復調音樂、民族民間音樂概論、中國音樂史、外國音樂史、合唱與指揮基礎、音樂教育理論基礎、音樂美學、聲樂、鋼琴、器樂。
4、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素養,并具備較全面的音樂創作知識、能力和專業化水平,能在有關文藝單位、藝術院校、科研機構以及出版、廣播影視部門從事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的創作、教學、研究、編輯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作曲、作曲技術理論、視唱練耳、音樂史、戲曲史、中外民族民間音樂。
5、音樂表演(指揮、演唱、樂器演奏):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并具備音樂表演方面的能力,能在專業文藝團體、藝術院校等相關的部門、機構從事表演、教學及研究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表演、音樂技術理論、音樂史、民族民間音樂、重奏(唱)合奏(唱)等。
6、錄音藝術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的學生要求具有較高的藝術素質和修養,具備深厚的音樂功底,熟知各種錄音設備,同時又掌握一定的錄音理論及技巧,能在廣播、電視、電影系統和文化藝術部門從事聲音(音響)設計、錄制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樂理、視唱練耳、鋼琴、和聲、聲學基礎、演播室聲學與電聲學基礎、視聽語言、電影聲音分析、錄音制作、聲音節日主觀評價、聲頻測量、數字聲頻原理及應用。
音樂類專業考試內容:
1.音樂教育類:聲樂、鋼琴、視唱練耳、音樂知識、素質面試等。
開設此類專業的高校多是師范類院校和綜合性大學,對考生的文化成績要求較高,適宜有藝術特長文化成績較好的考生報考。
2.器樂類:主科(相關器樂擇其一)、聲樂、視唱練耳、音樂知識、素質面試等。
除了鋼琴外,其他所需樂器需要考生自己攜帶。
特別提示
1.除了上述考試形式外,許多專業還輔之以筆試。筆試內容一般是相關的文學常識。
2.在考試時間不沖突的前提下,考生可以根據個人的特長、精力及家庭財力,選報幾個考試內容相近的專業,以增加錄取的保險系數。
3.省統考結束后,由省級招辦根據本省的招生計劃制定各專業的合格分數線;校考結束后,由學校自行頒發各專業的合格證,其發放數量原則上按與本校相應藝術類專業招生計劃4∶1的比例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