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藝術類招生院校陸續公布藝考招生簡章,這意味著,新一年的藝考已擂響戰鼓。今年各校藝考政策在專業設置、計劃配置上均有了新的變化,北電、中戲都采取了減少面試次數和考試科目的方式,為考生減負。春節過后,藝考將“開鑼”,專家建議考生在考場上盡量保持“原生態”。
各校新政
考試大打“減負”牌
從已公布的各大藝術類院校招生簡章來看,今年不少院校響應教育部提出的“減負”號召,在招生和考試環節打出“減負”牌,其中,以北京電影學院減負力度最為明顯。今年該校備受追捧的表演專業測試從往年的三次測試減少為兩次。據該校招辦負責人介紹,初試主要考朗誦和即興表演,復試除了聲樂和形體綜合會試、臺詞和表演綜合會試外,還新增口試環節,主要考查藝術、歷史、社會常識等。
中央戲劇學院也對3個專業方向進行了“減負”。據中戲新聞發言人徐貞介紹,京劇系京劇表演、京劇音樂伴奏方向均取消復試中面試科目(非專業測試內容)。廣播電視節目主持專業方向取消原二試筆試考試科目(文藝常識、材料分析)及原三試中的才藝展示,修訂后的考試內容為初試包括朗誦、命題播報;復試包括即興評述、綜合面試。
總體計劃持平
近年來,藝考熱力不減,報名人數穩中有升。2012年全國大約有2萬人報考中戲,2013年報考考生高達3.6萬人。去年,北電報名人數也達16122人,雖然較2012年減少1920人,但其本科考試淘汰率仍達96.8%。面對居高不下的報考熱情,今年各藝術類院校總體招生計劃變化不大,僅在本、專科或專業之間存在計劃調整。
今年,中戲本、專科計劃招生595人,比2013年減少1人,其中本科495人,比去年增招99人;高職(專科)100人,比去年減招100人。表演系話劇影視表演本科專業方向繼續保持50名招生人數不變。與往年相比,學院逐年縮小高職(專科)辦學規模,完善本科專業結構體系。據中戲教務處副處長張娜表示,本科增招人數主要涉及首次開設的舞劇系和新增的2個專業方向的計劃數,以及隔年招生的廣播電視節目主持專業方向明年招生所產生的增量。專科減招主要由于對舞美專科和表演專科進行了大幅減招。
另外,中央美術學院、中央民族大學和北京電影學院今年整體招生規模也與往年基本持平,各專業間計劃存在調整。中央美院從2010年開始,整體的招生一直就保持穩定狀態,不再擴大招生,適度有所減少。今年的招生規模依然為800人。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面向全國計劃招生175人,與去年持平;舞蹈學院由去年招收108人減少為90人,減招的18人均為舞蹈表演專業的女生計劃,該專業今年女生僅招18人,與去年相比計劃減半;音樂學院全國招生157人,比去年增招9人。北電本科計劃招生513人,與去年持平。其中,報考熱門表演專業計劃只招50人,比去年減少25人。
由于新增專業等原因,今年部分院校計劃總數有所增加。今年北京服裝學院藝術類本科專業計劃招生685人,比去年增招35人,其中藝術設計學院增招20人,將進入藝工融合聯合教學實驗班學習。表演系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計劃招生215人,比去年增招15人。
中傳招辦負責人介紹,學校藝術類有21個本科專業,計劃招生689人,比去年增加20人。
瞄準人才缺口新增專業
根據教育部關于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藝術類院校紛紛瞄準各自專業領域的人才缺口,增設新專業。今年中戲繼音樂劇系、京劇系、歌劇系之后,瞄準國內舞劇表演人才缺口首創舞劇系,招收舞劇表演專業方向學生25名。該專業方向學生系中央戲劇學院與中國歌劇舞劇院聯合招生、共同培養,學生畢業時采取雙向選擇、擇優錄用的原則。同時,遵循舞劇表演藝術教育規律,中戲舞劇表演專業方向實行五年制教育。
中傳今年也新增了影視攝影與制作(光環境設計方向)藝術類本科專業。該專業方向為國內唯一的光環境設計本科專業方向,主要為城市規劃部門、建筑景觀設計和研究機構培養能夠從事照明規劃、特定室內外空間光環境設計的高端人才。
北電瞄準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今年在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新增新媒體藝術方向,主要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和創意、創新能力的新媒體藝術人才。
同時,為了傳承藝術教育,培養中小學藝術教育師資,今年中戲導演系增設戲劇教育專業方向,招收學生25名。據中戲院長助理、表演系主任郝戎表示,根據教育部的相關文件,藝術教育、素質教育已成為中小學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學指標,然而師資從哪里來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國際基礎教育領域,戲劇教育成為促進中小學生心靈凈化及個性完美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我國中學戲劇教育剛剛萌芽,但由于基礎相對薄弱,因此相關方面的人才匱乏導致社會需求難以滿足。中戲新增戲劇教育專業希望能為中小學戲劇普及教育助一臂之力。
京昆等非遺劇種學費全免
根據北京市有關政策,我國4個世界級非遺劇種已全部納入中國戲曲學院的本科教學計劃。從2009年秋季學期起,中國戲曲學院免收京昆表演、多劇種表演及京劇器樂等專業學生學費。2014年招生簡章規定,京劇表演、京劇器樂、昆曲表演、昆曲器樂、多劇種表演(揚劇、河南曲劇、吉劇)等專業方向實行免學費政策。其中,免學費專業方向的招生人數達114人,占2014年招生總人數的22.1%,與上年持平。
為大力扶持京劇藝術教育,從去年開始,中戲對京劇系學生實行免學費政策。今年京劇系京劇表演、京劇音樂伴奏專業方向共計劃招生28人,教育經費由教育部全額“免單”。
錄取原則各校不同
在2014年招收藝術類專業的高校中,31所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可自行劃定本校藝術類本科專業分數線和文化課考試錄取控制分數線。北京教育考試院高招辦有關負責人提醒考生,可自行劃線的獨立設置本科藝術院校錄取時要求不盡相同,考生報考這類院校,要先了解各院校的招生簡章,并結合自身專業、文化課成績等情況科學報考。
據了解,中戲京劇系京劇表演、京劇音樂伴奏專業方向將分別按照行當及樂器種類劃分名額錄取。歌劇系歌劇表演專業方向共計招生25人,分西洋歌劇演唱唱法和民族歌劇演唱唱法錄取,不再固定兩種唱法的招生名額比例,名額劃分按生源實際能力情況適當調整。
北電的表演專業錄取原則也有較大調整,專業考試成績男前8名、女前8名的考生,文化考試成績達到該校劃定的分數線后,優先被錄取;其余專業合格考生按高考文化考試成績與所在省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的分數比值排序,擇優錄取。
按大類招生入學后細分專業
今年部分藝術類院校按照大類招生,入學后再細分專業方向。比如,北服藝術設計學院的設計學類計劃招生360人,其中錄取20人進入藝工融合聯合教學實驗班學習,其余340人在入學后第二學年,根據考核情況及個人志愿進入產品設計(紡織品設計)、產品設計(珠寶首飾設計)、產品設計(鞋品設計)、產品設計(箱包設計)、產品設計(家居用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攝影、動畫、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學習。造型藝術系繪畫專業包括油畫、中國畫兩個專業方向。該專業學生入校后依據高考錄取成績結合個人發展志愿確定專業方向。
北師大美術學今年也采取寬口徑錄取,下設的美術學和藝術設計學兩個專業方向合成“美術學”一個類別招生。
此外,中傳戲劇影視文學專業不再列普通類招生計劃,全部按藝術類招生,計劃招生30人,比去年增加5人。
各校考試調整
中國傳媒大學
錄音藝術(音響工程方向)專業考試內容有所調整。以往該專業是只招收理工學生的藝術類專業,主要培養未來的音頻系統設計師,學生需要具備音樂審美和工科學習能力。為了吸引理工學生報考,今年該專業降低了考試難度,取消了音樂基本素質、基本樂理及音樂常識的筆試,聽音及辨音測試改在面試中進行。
北京師范大學
2014年北師大電影學專業的初試由面試改為筆試,兼報電影學和數字媒體藝術的學生在準備考試時,需注意錯開考試時間。
美術類專業考生需拿到北京市統測的合格證書后,才能報考。
中央戲劇學院
中戲戲劇文學系戲劇史論與批評專業方向新增加二試議論文寫作考試科目。音樂劇系音樂劇表演復試聲樂科目增加視唱練耳考試科目。
今年中戲藝考北京考點首次增設為2處,包括東城校區和昌平校區。戲劇文學系戲劇創作、電視劇創作、戲劇史論與批評3個專業方向一試將率先在昌平校區進行,二、三試均在東城校區進行。
中央民族大學
民大音樂學院音樂學(音樂學)專業方向不在京外考點舉行初試。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今年首次在京外考點(成都和鄭州)舉行初試。音樂表演類及音樂教育類所有專業方向要求一、二試曲目不得重復,考生報名時均須填寫一、二試曲目,北京考點考生在網上報名時填寫,現場確認時簽字確認。確認后均不得修改。
中國戲曲學院
今年,中國戲曲學院考點的所有專業均取消現場報名確認環節,實行網上報名,考生在網上報名、繳費后,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按規定的時間到中國戲曲學院參加專業考試。部分專業的二試、三試費仍需到現場繳納。
專家建議
表演要原生態不要模仿秀
從近年來藝考的報名情況看,報考人數呈現穩中有升的趨勢。據中戲院長助理、表演系主任郝戎表示,2012年全國大約有2萬人報考中戲,2013年報考考生達到3.6萬人。藝考的持續火力也催熱了培訓機構。針對考生參加藝考輔導班的情況,郝戎并不贊同。他認為,有些考生和家長存在誤區,誤以為只要參加了輔導班,專業考試通過機會就會增大。其實,這兩者沒有必然聯系。中戲選苗子,喜歡“原生態”,“我們考查的是學生天生的表演素質,不需要模仿秀。”考試時,考官會根據考生的特點即興出題,隨機給考生配對進行表演,以應對考前輔導。
對于考生如何應考,郝戎給出幾點建議。首先,切忌在考場上表演不投入,過度關心他人的反應,這樣很容易引起考場上一大毛病:瞟臺。其次,不要把“表演”理解為“表現”。老師希望看到舞臺上盡可能真實的“生活”,表演就是要即興地交流,反映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和有情趣的東西,所以考生不用擔心老師是否理解你生活化的表達。真實地生活,生活是最真的。第三,話劇并不是不停說話的戲劇。在表演中,演員的語言行動、心理行動和肢體行動是分不開的。舞臺上和生活中一樣,很多時候是“此時無聲勝有聲”,這個道理也像國畫中的“留白”。總之,有行動才會有沖突,有沖突才會有感情,有感情才會感染觀眾。第四,準確理解考題,認真審題,抓住“規定情境”,再在生活中找真實素材演。不要刻意“塑造”人物形象,用“行動”去替代蒼白無力的語言。第五,調整心態,不要急功近利。努力做到真誠地面對考試,相信自己,你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