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報以下簡稱“中”;楊巖以下簡稱“楊”)
中:每年的教師節您和您的團隊都有什么固定的慶祝活動或者印象深刻的活動?
楊:每年教師節來臨之際,都會組織全系教師通過不同的研討形式,共同分享教學過程和教學成果的喜悅。
中:您認為中國的聲樂教育較之于西方的聲樂教育,教育方式上存在哪些不同?
楊:西方聲樂教育的歷史悠久,有很多值得我們探索和借鑒的內容,但中國近年來聲樂教師隊伍的組成也更趨于國際化。教學上,在保留我國聲音技術上的訓練優勢外,更注重語言的雕琢與音樂修養的培養。
中:現在越來越多的綜合院校開設音樂專業,與音樂學院相比較,培養方向有何不同?
楊:介于兩種院校之間學生專業特點的不同,綜合院校音樂專業的學生更注重普及性和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音樂學院更注重精英化教學,培養高尖端音樂專業人才。
中:如今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您認為學習音樂專業的學生是應該“等待發現”還是自我包裝“毛遂自薦”?
楊:作為新世紀音樂專業的學生在掌握好自己專業技能的基礎上,可以與時俱進,主動創造和把握機會,毛遂自薦。
中:聲歌系畢業生未來就業形式嚴峻,針對就業問題,學校會給予怎樣的指導和建議?
楊:根據每位畢業生不同的專業程度和優勢,教育和引導他們客觀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專業方向。
中:和同類學校相比,學院是否設置了具有特色的相關專業課程呢?您怎么看?
楊:星海音樂學院聲樂系的課程設置,會根據學生聲音條件的異同,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分別為藝術歌曲演唱和歌劇演唱兩個專業方向。其中歌劇演唱專業,通過歌劇重唱課和歌劇排練課等形式, 逐漸從單一聲樂主課教學向歌劇舞臺表演轉變,培養學生舞臺表演能力。我系<<歌劇排練實驗課程>>已被列為省級精品課程。
中:今明兩年的重點安排和展望?
楊:除了堅持培養優秀學生在國際、國內重大聲樂比賽中獲獎之外,還著重培養學生在藝術實踐和綜合層面的能力。合唱課也是我系特色課程,近年來,多次在國內外的合唱比賽中屢屢獲獎。未來幾年以獨唱為主,重唱、合唱齊頭并進發展為目標。
楊巖簡介
楊巖,星海音樂學院聲樂系主任、碩士生導師,著名聲樂教育家、男高音歌唱家,現任中國聲樂家協會執行主席。
2000年赴法國,參加法國第八屆“嘎斯哥尼”國際歌劇比賽 ,榮獲男聲組第一名;曾多次參加中央電視臺、省內外電視臺的大型文藝演出。多次在各地舉辦個人“獨唱音樂會”;主演中國歌劇《鳴鳳》;以及外國歌劇:《塞爾維亞的理發師》、《鄉村騎士》、《茶花女》等歌劇和歌劇片段。先后在美國、俄羅斯、意大利、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坡、港澳等地訪問演出,并獲得好評。
經過二十年的藝術實踐、教學經驗的積累和自己的不懈努力,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藝術人才,有多名學生在國際聲樂比賽獲獎,如多明戈國際聲樂比賽獲第三名;西班牙阿哈爾蓋國際聲樂比賽第二名;意大利“特雷維索”國際聲樂比賽第一名;意大利第七屆“佩薩羅”國際聲樂比賽第二名;在第十、十一屆德國“新聲音”國際聲樂比賽中國賽區中,分別獲第三名和第二名,代表中國赴德國比賽;有多名學生在國際聲樂比賽中獲獎,如:烏克蘭“基佛21世紀”國際聲樂比賽特等獎;捷克的“德沃夏克”國際聲樂比賽優秀獎。國內重大的音樂賽事“金鐘獎”,連續多屆有六名學生分別獲得銀獎2名、銅獎3名、優秀獎3名;2006年“CCTV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中榮獲銀獎;文化部“中國聲樂比賽”三等獎等。有多篇學術論文在國家和省級刊物上發表,并擔任人民音樂出版社《歌唱藝術》、文化藝術出版社《西洋歌劇詠嘆調大全》的編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