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過藝考邁進大學校園,已成為眾多考生的選擇。2011年我市報考藝術類的人數為2393人,2012年上升到2449人,藝考在逐年升溫,藝考生除了要參加正常的文化課學習之外,還要去專門的藝考培訓中心接受聲樂培訓、形體培訓等等,以期自己專業考試能夠順利過關。
在1月份、2月份兩個月的藝考時間中,藝考考生除了參加甘肅省藝考聯考外,還奔波于省外各大院校設于我省的藝考考點之間。4月中旬,所有藝考成績的公布讓藝考考生有人歡喜有人憂。
艱辛的藝考
秦州區的小劉上高中時文化科成績不怎么理想,但小劉喜歡畫畫,于是父親劉先生便不惜重金供兒子學美術,準備高考時讓其報考美術專業。三年來,小劉用于學美術的花費,每年都不下一萬元,特別是到高三準備高考集訓期間,他為此花費的費用更是達到了2萬元之多。
從小劉參加全省藝考聯考到報考外省院校在我省的招生考試,劉先生都是陪著兒子一路走來。選擇報考院校、交費報名、一場場趕考,在藝考人流中總能見到劉先生給兒子提著顏料盒、背著大畫板的身影。就這樣,在1月份、2月份期間,劉先生陪兒子一趟趟奔波于蘭州市的旅館至3個考點之間,可謂身心俱疲。
近日,各大院校發布了藝考成績,但小劉的希望變成了失望,破碎的大學夢讓小劉痛苦不堪,他知道自己2012年的高考夢提前破滅了。看著伴隨著自己達三年之久的顏料盒和畫板,他不知自己的求學路何去何從?
麥積區的小趙報考的是音樂專業,盡管全家對小趙的學習傾注了很多的心血,但成績并不理想,勉強能上個省外二本院校。
今年我市參加藝考的2449人當中,他們大多對藝考競爭的激烈及艱辛有著深深的體會。1月份、2月份,家長們陪著孩子一個學院一個學院地趕考,少者報考七、八所院校,多者報考10多所院校。報考一所院校的費用都在200元錢左右,再加上交通費、住宿費,僅考試時花費的費用少則數千元,高者逾萬元。耗時、費力、花錢的事情還在其次,關鍵是錄取率并不是很高。
藝考緣何升溫
記者從市教育局招生科了解到,我市2011年藝考報考人數為2393人,2012年上升到2449人,呈逐年上升趨勢。既然藝考高考的錄取率不是很高,為何眾多考生卻趨之若鶩?
“我的文化課成績不是很好,指望通過文化課成績考上大學沒什么希望。相對來說,藝考對文化課的成績要求不是很高,只要能考300分,上大學就有希望。因此,父母便給我選擇了藝考這條路。況且,聽說藝考生畢業后的就業也相對容易一些。拋開這些因素不說,如果沒有一個大學文憑,就失去了和其他同學一樣的競爭機會。不管畢業后有沒有用,先混個大學文憑再說。”
秦州區藝考生小陳的一席話,代表了相當一部分考生及家長的共同心理。除此之外,一部分考生圓星夢、賺大錢的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為藝考熱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麥積區藝考生家長王先生告訴記者:“現在,大學生就業難,如果孩子能考上藝術類大學便不一樣了。現在的明星唱一首歌就能掙不少錢,一幅畫的價值也不菲。現在,孩子學藝術是很花錢,但如果學到了真本事,畢業后就會加倍掙回來。從長遠投資來看,供孩子上藝術類大學,咱們當家長的感到再苦再累都值。”
藝考的持續升溫還有一個原因是與全國各大院校擴招藝考生有直接關系。
“上世紀80年代之前,全國只有屈指可數的一些音樂、美術院校。可這幾年,不僅全國各地藝術類院校的數量在增加,開設的藝術專業種類在增加,而且更多的綜合性大學也開起了種類繁多的藝術專業,諸如《戲劇影視文學》、《播音與主持藝術》等,這一些都給渴望上大學的學生極強的吸引力。”
對于院校藝考專業的日益豐富,市長城中學美術老師馬老師如是說。
天水師范學院音樂學院楊秦生院長也這樣告訴記者:“上世紀80年代,西安音樂學院在西北五省錄取的音樂類考生僅有10多人。可現在,不僅招考藝術類考生的院校在逐年增多,單從招生數量上來說也是增長驚人,都是成千上百地招。院校擴招了,報考藝考的考生自然也多了起來。”
藝考須理性選擇
權且不說在全國來看藝考的高考錄取率并不比文化課考生的錄取率高,單就被藝術類大學錄取的考生,的確像一部分家長所想的那樣,學成畢業后容易就業,并在藝術上有所造詣、賺大錢嗎?就此問題,記者采訪了天水師范學院音樂學院院長楊秦生先生及其該院美術學院副院長楊皓先生,聽聽他們怎么說。
楊秦生院長說:“天水這幾年的藝考情況和全國大同小異,家長和考生中都有一股盲目選擇的趨勢。就拿咱們學院這幾年音樂招生的情況來看,考生可以說是兩極分化。一是從小就愛好并學習音樂,對音樂頗有天賦的學生,對這部分考生來說如果不參加藝考考試可以說是埋沒了藝術人才,有點可惜。另外一些是上高中乃至高考前幾個月才選擇學習音樂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很少有藝術天賦,只是為考一個大學而趕著鴨子上架而已。而且這類考生的比例占到了70%以上,使得院校所招音樂苗子的素質大幅下滑,對學院藝術教學的質量提出了挑戰。像這類學生,由于文化課底子差,專業素質不強,畢業后的能力不強,不僅考研困難,而且就業也很困難。”
楊皓副院長告訴記者:“從咱們這幾年招生的情況來看,一個班里真正對美術感興趣的僅占少數,大部分只是為上大學而學美術的。正因為如此,相當一部分學生對老師所講的課程很難消化,考試不及格也自然就很普遍了。由于現在社會對美術人才的需求趨于過剩,畢業后找工作很不容易,因而不乏改行者。至于家長說藝術人才很能掙錢的說法更是有點滑稽。現在的書畫市場的確很紅火,一幅畫作能賣幾百元錢,乃至于也不乏拍賣上百萬的作品。但是,要達到這樣的水平,沒有幾十年的功夫不行。”
面對持續升溫的藝考熱,兩位從事藝術教育數年的教授建議藝考生的家長和學生:從這幾年全國的情況來看,社會對藝術專業畢業生的需求已經過剩,不僅藝考生比文化課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大,而且通過藝考實現明星夢、賺大錢的愿望更是不切實際。是否報考藝術類專業,完全取決于學生是否熱愛藝術,對藝術是否有天賦,千萬別只為上大學而報考藝術專業。否則,不僅不利于藝術教育,對學生本人也是一種耽誤。
從培養藝術人才、促進藝術普及方面來說,家長和考生對藝考保持一定熱度并非壞事,但如果熱過度了就成了“發燒”。對此,近年來藝術專業畢業的學生們深有體會,如學習費用不菲,藝考培訓更是一大筆錢,報考藝術專業也燒錢,上大學的費用比文化課考生的費用高得多,而且就業形勢并不樂觀。
如果,您的孩子報考藝術專業并非熱愛藝術、具有天賦,只是為了能上大學,就該慎之又慎。